0%

2009-07-13 80年代 [星期一 巴黎 多云]

你们知道什么是“麦精露”么?知道什么人是“打桩模子”么?
——在听刘心武的《钟鼓楼》,看周立波《笑侃三十年》。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我看过第一部,由此得知了这个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前两天开始听他的一部长篇小说《钟鼓楼》,讲述了北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风 貌。碰巧的是,同时从网上下了上海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DVD,嬉笑怒骂地评说了改革初期到今天的上海变化,掐指算来,三十年前,正好也 是八十年代初。这样一来上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南北方两大都市的变化有了一个横向对比,在同一个背景下,风貌各异,却相得益彰。

  刘心武开创了所谓“伤痕文学” more info, 这类文学作品的特点是运用朴素直白甚至粗糙的笔法进行描述,并且直面现实中的不平等甚至丑恶。之所以伤痕文学的特点很不同于以往的文学类别,是因为建国初 期的文学所乐于表述的真善美以及文革时期的假大空,并且不喜欢表述悲剧结尾以及避免直露,而伤痕文学的出现,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但形式上的突破只是为了更 好的进行表达和“宣泄”,尤其是对于揭露文革对于年轻一代的伤害和心理的扭曲。就这一点来看伤痕文学眼里的文革是一段噩梦;相比起后来王小波笔下天马行空 的描写真是对比强烈。这种不同也是视角和人生经历不同所造成的。

  在我看来,《钟鼓楼》是一部具有标本性质的小说, 和现在的文学作品有很大不同,很多叙事手法和句势的运用都有“后文革”时代的特征。所以从这部作品读来,至少让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人们更多的了解八十 年代的前因。这部小说勾起了一些我童年的回忆,虽然我并不生活在鼓楼脚下,什刹海畔。另外从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就是80年代对后期的文学创作的影 响。比如文字中所传达的积极思想和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很多章节拿到后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之上都肯定是高分的作文。但这样的描写未免过于模式化,未来看起 来就不那么理想了。

  这部小说还有两点令我很感兴趣。一部是这部小说描写了一天早上5点到下午5点的一天时光发生在钟鼓楼脚下的几家人的故事,当然作者还穿针引线地说了很 多文革期间甚至老年间的北京故事和传说。所以这部小说能让你更多了解一下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那个充满了憧憬和躁动不安年代。另一点就是这部小说的结 尾,事实上,作者细致地描述了很多细节和情节,但是并没有给故事一个结尾。很多矛盾都只是被表达展示了出来,但对于结果和未来作者并没有做推测和展望,我 觉得一方面作者在那个时代也不好把握动向无法作出一个客观的推论;另外也为了作品能够通过审查保守地只是提出了问题,至于答案,就让历史证明一切吧。所以 几十年后再读这本书倒有了特别地味道和意义。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笑侃30年》从另外的角度表现了一下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变化,不过着眼于上海,搞笑风格自然别于北方。《笑》虽然有一个改革开放 三十年的大背景,但是表演的段子并不太连贯,相对独立;或者可以说“形散神聚”。这种搞笑风格不得不让人和郭德刚相对比,其实所谓海派清口和相声之间很多 包袱都很相似,但表演技巧不太一样。在我看来,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很像国外的talkshow,内容具有时效性。而相声则是关注传统,内容成本大套。至于喜 欢哪个就见仁见智了。不过,语言是天然的障碍,对于如我一样不懂上海话的北方人来说,没有字幕则无法亲近。